上海后花园论坛

南极村是一首歌

作者: 李飞2023年07月11日散文随笔

上海后花园论坛南极村地处徐闻县西南面,依地势在最末端,象一个牛角直伸大海。特殊的地理位置,使得南极村的形象丰满而生动。

“行公路”是南极村特有的一种风情和一道亮丽风景。所谓“公路”是指徐闻盐场至角尾中心小学的路段。这一段路有市场、学校、电影院、台球室等,是南极村最繁华的地段。每当晚饭过后,年轻的红男绿女便三五成群,沿此路段结伴而行。或看电影,或吃夜宵,或唱K,通过这些娱乐活动,放松身心。

一方井水养一方人。海的宽阔,水的润泽,使南极村人具有海的胸襟,水的柔情,成就了南极村的多情。

记得小时候听到过南极村潭鳌小学教书的父亲说,很多时候当他上课回来,总会发现菜篮子里放有鱼、虾,而很少知道是谁送的。换下的衣服也会被偷偷洗干净晾好。周六周日,如果父亲因路途较远不想回家,就会常常被家长邀请到渔船上吃鱼。活蹦乱跳的鱼一抓上来,便立即洗净切块下锅,甚至直接下锅,乐享原汁原味,纯天然生态。每当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,父亲总会显露出几分的得意,让我不停舔嘴唇咽口水,心里羡慕不已。

父亲调离潭鳌小学的那一天,几十个学生帮着提行里,你一前,我一后,一路说着,笑着,走着,还扛了一袋的薯干和几筐的小鱼小虾,好不热闹。

上海后花园论坛南极村三面环海,拥有全国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好的浅海大陆架珊瑚礁群,其西南面是远近闻名的灯楼角。1994年,广东省海洋局拨款在灯楼角新建了一座10层36米高的六角方形灯塔。

早晨,当太阳露面,灯楼角的海面上浮光跃金,似一条条金鲤在畅游。如在秋天,有时候还可见到海面上飞过一两行白鹭,呈不太规整的“人”字形。这情景,不禁让人想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中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的妙句。及近午天,灯楼角附近的海域不断出现一艘艘渔船,剽悍的渔夫,忙着张开一张张大网,捕捉一个个金波银浪。浅海里,偶而可见三五成群的少男少女,或追波逐浪,或俯拾贝壳,或摸鱼捉虾。晚霞西挂时,浪色映红,灯楼角的景物都抹上梦幻般的色彩,犹如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,高挂于天际。夜间,航标灯的灯光穿透一层层的夜雾,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熠熠生辉,给海上航行的船只指明方向。到过南极村的人,绝大多数都会迷失在灯楼角的日出日落里。

上海后花园论坛俗话说: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。过去,南极村人很多以捕鱼为业,生活相对来说悠闲但也拮据。

随着改革春雷的响起,敢试敢闯的南极村人除了日常捕鱼外,还因地制宜,大力发展种养业。放坡村养起了鱼、虾、海参和珍珠,甚至有人出国学习先进技术。北注村大规模种植北运蔬菜,红葱成为该村的名片。苞西村搞起了物流运输,钱赚海南。各家各户的年轻人,也纷纷外出打工,融入城市,南极村成为当地劳务输出的一大“阵营”。岁月如流水,南极村善变。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劳动力的大量输出,鼓胀了南极村人的口袋,丰富了南极村的内涵。一条条硬底化村道建了起来,一幢幢“珍珠楼”、“对虾楼”耸了起来,一道道风景亮了起来。

上海后花园论坛近年来,南极村人富而思进,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打造“中国南方冬休旅游目的地”,建设“广东对接服务海南岛的南门户城市”,纷纷建好村路,扮靓村庄,将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,搞起了特色乡村旅游,南极村一时名声大噪,游人如鲫。

南极村是一首歌,既是一首柔和的《绿岛小夜曲》,也是一首高亢的《走进新时代》,越唱越激越,越唱越动听。

欢迎投稿,注册登录 [已登录? 马上投稿]

猜你喜欢